近日,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AI+创作者经济论坛”上,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学生团队凭借全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科幻短片《星轨逐梦:氦闪2079》,在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24小时AI超创邀请赛”优秀作品奖,并在央视网专题展映中亮相。

该短片以“航天精神的代际传承”为核心叙事,通过航小梦与航天工程师母亲的双线叙事,创新性地构建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视化表达模式。创作团队利用“元宇宙与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创新中心”的平台资源,在24小时内完成了剧本的人工智能生成、数字人高精度建模、火星场景实时渲染的全流程创作。团队负责人路东鲲(数字媒体专业2025届学生)说道:“我们期望通过航小梦的故事,向同学们展示科技的温度。当她在火星捧起生日蛋糕时,既是对母亲职业的认同,也是对人类探索精神的继承。”评委会专家表示,该作品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技术的先进性,成功塑造了新时代航天人的精神图谱,实现了科技理性与艺术张力的和谐统一。

据悉,本届论坛以“创作新动能,视听新表达”为主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副司长杨铮、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王晖等业界大咖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央艺数”全国性人工智能数字资产平台的启动、2025《中国数字人影响力指数报告》的发布等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