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携手成都重玄书院举办“迎新春纳吉祥”春节庆典书法艺术与文化传承雅集
责编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联,作为春节的重要符号,历史源远流长。1月9日,中国-东盟艺术学院与成都重玄书院联合举办“迎新春纳吉祥”春节庆典书法艺术与文化传承雅集活动,吸引了众多雅士贤达、艺术爱好者以及市民朋友们前来参加,通过书法艺术这一独特形式,探寻春节文化的年味与福愿,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现场,墨香袅袅,纸墨笔砚也呈一派新春美学盛宴。中国-东盟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师生和多位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齐聚一堂,现场挥毫,笔锋游走间,一副副别有意趣的春联跃然纸上。“世泽长推耕读好,家声最重德才高”,“财如晓日腾云起,利似春潮带雨来”,“岁通盛世家家乐,人遇华年个个欢”......这些春联,字体风格或端庄肃穆古朴淳厚,或笔走龙蛇灵动洒脱,每一个字都凝聚着书者对新春的诚挚祝福。这些春联,既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传统文化中人人得习,举国皆喜的文化日常。

成都重玄书院导师、崇修书院院长、青年书画艺术家丘六言以春联习俗和楹联文化为切入点,以“奇妙的对联”为主题进行精彩讲座,深入解读了春节习俗的丰富内涵。他提到,春联不仅是文字的艺术呈现,更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与憧憬 。在讲到书法艺术与春联文化的结合时,丘老师提出书法艺术中书者的“当下性”与艺术的“传承性”,精妙独到的为来宾分享了书者如何于日常中习书趣写,表达自己的心气与意趣。分享中,丘老师还将春联与春节期间的守岁、拜年等习俗相结合,旁征博引,阐释了这些习俗如何相互链接,共同构成了春节这一盛大节日的文化体系,让在场的每一位嘉宾都深刻认识到春节习俗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民族情感。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年味十足。市民朋友们在墨香中品赏书法佳作的同时,也深入了解了春节习俗与春联文化的渊源。他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越来越浓的“年”味,还能将寓意吉祥的春联带回家中,为新的一年增添一份美好的祝福与期盼。


上一篇:“弘扬民族美 放歌新时代”郁钧剑老师在读博士、在站博士后专场音乐会在哈尔滨唱响

下一篇: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师生作品在四川省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推选展播活动中荣获7个奖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