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总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作为今年“蓉城之秋”的璀璨明珠,“‘蓉城金钟回响 民歌璀璨绽放’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第五届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音乐会”于10月11日及12日连续两天在成都城市音乐厅震撼上演,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声乐歌唱家齐聚一堂,与学院200余位师生共同展示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为蓉城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共同演唱艺术的美妙典雅,把中国民族音乐带到大众身边。
此次音乐会连续举办两场,不仅是一场艺术的聚会,更是民族情感与文化自信的深情流露。音乐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各地各民族的经典民歌,也有新时代创作的金曲佳作,更有经典的影视剧音乐,每一曲都如同珍珠般串联起民族音乐的璀璨星河。特邀嘉宾张也、李丹阳、刘和刚、王丽达、陈永峰等著名歌唱家们倾情献唱,以歌传情,以声绘梦,将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与深厚底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蓉城观众面前,激荡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田。两场演出通过线上直播,跨越时空的界限,触达了三千三百万的观众,让民族音乐的魅力跨越千山万水,传遍四方。两场音乐会充分展示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广博深宏和蓬勃朝气,彰显了中国-东盟艺术学院为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贡献的星星之光。
舞台变身课堂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民族声乐教育七年成果丰硕
10月11日晚,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将民族声乐课堂搬上了舞台,以公益的形式,向全社会展示了学院七年来在民族声乐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院长郁钧剑携手姜丽娜、吕宏伟、廖红梅等十余位教师,以及第五届高研班的师生与音乐与舞蹈学院150余名学生共同亮相,用深情的歌声演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学院来自东盟国家的15名留学生也倾情加入。师生们歌声悠扬,情感真挚,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民族韵味与异域风情的音乐世界。音乐会由王暖和孔磊担任双钢琴伴奏。
在两首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峨嵋酒家》的合唱中,音乐会拉开帷幕。首场音乐会汇集了中国极具代表性、感染力的民歌。从四川民歌改编的《槐花故事》,到山东民歌改编的《绣荷包的俏妹子》,再到东北民歌《新货郎》《串门》,陕北民歌《赶牲灵》,新疆民歌《青春舞曲》等,学员们唱出了不同民族独特的风俗文化,也表达了民族文化鲜明的个性和色彩,每一曲都如同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热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同时,音乐会也体现出学院浓浓的东盟国际特色。留学生们带来泰国民歌《互咬》、越南民歌《过桥风吹》,与高研班学员们一起在音乐中延续友谊之声,用歌声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为观众们呈现一场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音乐盛宴;与观众共同感受中国-东盟美美与共、心手相牵的蓬勃力量,让心更近,情更亲。
“感谢‘蓉城之秋’国际音乐季的邀请,让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有机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向全社会展示学院全体师生七年来在民族声乐发展上的成果。” 在此次音乐会尾声,郁钧剑深情回顾了他作为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院长七年来的教学时光,“七年了,我们的学院、我们的高研班沐浴在关爱,抚爱、厚爱的幸福中,我们期待着拥有更多的幸福更多的爱的下一个七年,下一个七十年。”他告诉记者,歌唱技术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才是应该具有的常态。
蓉城金钟回响
民族之声璀璨绽放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第二场晚会在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伴奏、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合唱团与歌唱家吕宏伟、白致瑶演唱的著名曲目《我爱你中国》中拉开序幕,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情厚谊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当晚,成都城市音乐厅座无虚席,数千名民族音乐爱好者翘首以盼这场音乐盛宴,期待歌唱家们一展民族歌唱的别样风采,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音乐厅星光熠熠,特邀嘉宾张也、李丹阳、刘和刚、王丽达、陈永峰等歌唱家纷纷登台亮相。《祖国你好》的豪情壮志,《走进新时代》的蓬勃朝气,《亲亲的茉莉花》的清新雅致,《父亲》的深情厚谊,《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激昂奋进,《沂蒙山,我永远的爹娘》的深情回望,《共圆中国梦》的宏大愿景,以及《我是一条小河》的温婉流淌,这些曲目不仅勾勒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之美,还细腻描绘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婉景致,宛如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卷,引领观众穿梭于一个个饱含深情与故事的梦幻空间。从三尺讲台到璀璨舞台,老师们以独特的方式实现了教学相长,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以实际行动回馈中国民歌这片沃土,倾心培养年轻的新声代,致力于将这份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代代相传,让民族歌谣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山西民歌《樱桃花开的时候》、四川民歌《槐花故事》、云南民歌《大河涨水沙浪沙》、安徽民歌《江南四月车水忙》......由郁钧剑改编的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民歌,以曲调辽阔亲切、声韵入耳入心而闻名,当晚,这些经典旋律在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得主于海洋、曾勇、孔庆学、张明旭、李佳蔚、张宇、冯金伟、庄云龙、王山等人的倾情演绎下,再次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与欢呼,展现了中国民族声乐奋进新时代的蓬勃朝气。他们将自己的艺术才华倾情奉献,还带来了《螃蟹调》的俏皮、《高原的油菜花》的壮美、《一颗心儿向着您》的深情、《我们再相见》的期盼,以及《故乡有话告诉你》的乡愁,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这些歌曲的歌词真挚动人,旋律悠扬婉转,在他们的精湛技艺与卓越表现下,每一曲都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现场观众的心田,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同时,他们的精彩表现也为年轻一代的民族歌者树立了学习的标杆,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之中。
一首由全体演员大合唱的《不忘初心》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歌声中,观众们纷纷起立鼓掌致意,为这场音乐盛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场晚会不仅展示了中国民族声乐的蓬勃朝气与独特魅力,也让时代见证了中国民族唱法的新发展,更为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的发展拓宽了国际视野,唱响了独属于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独特音符。
民歌韵味悠长
让时代见证中国民族唱法新发展
“为积极响应成都‘音乐之都’建设,中国-东盟艺术学院连续五年成功举办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凸显民族声乐教育优势,实现学员能力飞跃。学院主打‘民族唱法’与‘民族男高音’教学品牌,并借助演出契机将坚持民族唱法的演唱者和学子推向大众,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探索新方向。”郁钧剑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中国民歌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音符,中国民歌表的是中国人的情,讲的是中国故事,唯美悠扬,声声入耳,声声动听。
“今晚很高兴能够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此次音乐会,感谢台前幕后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为学员们搭建了绝佳的实训舞台,一同为观众奉献了一台耳目一新、精彩绝伦的民族音乐盛宴。”著名歌唱家李丹阳表示,今天虽然身体抱恙,但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妹子,能够回到家乡演出,站在热爱的舞台上,让她感到非常激动和开心。
“学员们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演唱的作品越来越有深度,此次的音乐会大家的演唱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特聘副院长、高研班班主任吕宏伟感叹道。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泰国籍留学生CHAWAREE KONTHONG 陈星希说道,“我很激动能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把泰国歌曲唱给中国观众听。我很喜欢中国,大家的表演都很精彩,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跟中国的伙伴们一起交流、学习”。“我从小就热爱中国文化,梦想有一天能来中国留学。中国和我想象中一样美丽、发达,中国的民族风情非常吸引我。希望通过今天晚上的演唱让两国民歌艺术得到交流,增进中越友谊。”中国-东盟艺术学院越南籍留学生PHAM NAM KHANH 范南庆说道。
“我与朋友家人一同观看了两场音乐会,有幸体验了两场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演出,我深刻感受到了音乐的多样性和艺术的包容性。”观众李女士说道,每一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民族声乐的魅力,通过歌唱家们的倾情演绎,让其对民族声乐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又到一年蓉城之秋,又是一场音乐的盛宴。”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专业研究生卢馨蕊说道:“11日、12日两晚的音乐会,旋律优美,歌声动人,不仅有高研班的优秀学员们精彩演绎,还有乐坛翘楚登台演唱。他们的演出,不仅展现了各自独特的音乐风格,更将音乐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让人敬佩不已,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更是一场‘教与学’互促互进的难得机会。”
“通过高研班的学习,我学到了语言决定唱法的重要性,让我更深刻的学到了如何唱好,如何咬好我们的母语文字。”唐山歌舞剧院独唱演员、第五届高研班学员褚兆根11号晚上演唱了《骏马奔驰保边疆》。他表示,在高研班不仅学到了声乐演唱及理论知识,更重要的学习到了郁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老师每次都是不辞辛苦,很认真的给我们传授知识,郁老师为了帮助每一位学员都有演唱上的进步,经常一天给我们上十几个小时的课。向郁老师致敬。
哈尔滨石油学院的霍鹏序同学作为高研班旁听生观看了演出后用“震撼”二字形容了自己的感受。他表示,自己有幸获得第五届高研班的听课机会并参加相关课程,感到无比荣幸,收获满满。这次经历也进一步坚定了他唱好民族声乐的决心,将努力提升歌唱水平,期待若明年举办第六届高研班,自己一定报名继续学习。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小骥表示,让民歌唱得更响亮,把真正的“民族唱法”振兴起来是高研班举办的目标和使命。高研班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一批又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歌唱者,满怀着梦想与期待走进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在民歌的学修精进中,坚定文化自信,找回中华的元素、民族的品格、地域的特点、乡土的痕迹,为时代立德,为人民立言,为民族立功。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将以举行此场音乐会为契机,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办人民满意的艺术教育,奏响成都高等艺术教育新时代凯歌,谱写一篇以古老的巴蜀文明为根基,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进一步展现成都文化特质、开创精神和国际视野的艺术画卷,为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培养更多的民族男高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