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文章 >> 正文
寒山拾得图像的演变及其禅宗美学意象
文:周 敏 来源:中外艺术研究编辑部
责编

寒山拾得图像的演变及其禅宗美学意象

周 敏

[摘要]寒山拾得人物形象在绘画史上是颇受文人喜爱的题材,徐渭、扬州八怪、吴昌硕 等都曾画过。寒山子浅近通俗、透脱自然的诗歌,自中唐时期出现以来,也为人们喜爱。同时, 这一形象也受到东亚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推崇,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与嬉皮士的生 活态度相结合而产生广泛影响。历史上寒山拾得的形象经过多种不同的转变,从最初的佛教高僧, 到宋元时期的超逸禅僧,至明清时期的和合仙人,该图像一贯性的主要特征为展卷持帚、蓬头大 笑、相貌丑怪、酣睡。由此特征所体现的美学意义与禅宗的发展有密切关联,表现出超越现象世 界的美丑,直达自性、真面目的禅意。该图像的画法是早期“逸品”画风的代表,它是一种非画 之本法的野逸粗率画法,激活并调整着正法的发展脉络。寒山拾得的形象及其诗歌在整个中国文 化史上充当了一种不断激活、补充、丰富正法之“道”的潜流存在。

[关键词]寒山;拾得;四睡;展卷持帚;“逸品”画风


上一篇:泰国曼谷王朝壁画刍议 ——以巴森苏塔瓦寺的中国元素为中心

下一篇:Virtual Agency 与交响思维 ——以西贝柳斯《第七交响曲》为例

最新资讯